發布日期:2018-08-23瀏覽量:3877
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說,放寬市場準入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,也可形象地說成六個“一”:
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;
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;
政務服務一網辦通;
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;
最多跑一次;
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。
這六個“一”都是減,再加上減稅、減費,這些都是動政府“奶酪”的,是傷筋動骨的改革。
幾個月來相應的改革政策陸續出臺,今天我們帶你一起算筆減稅的賬:
國務院一直力推的減稅,為企業和百姓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,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“政府過緊日子,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”,中央決算報告顯示,2017年全年新增減稅超3800億元,那么今年減稅的紅包有多大,答案就是: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全年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。
這8000多億怎么減?
全國兩會結束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對深化增值稅改革進行了部署,17%和11%增值稅稅率分別調整為16%和10%,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的年銷售額標準50萬元和80萬元調整為500萬元,對部分企業在一定時間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。
實施以上措施,全年將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超4000億元,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受益。這些利好5月1就正式實施了。
不止這些,自5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,對物流企業承租用戶大宗商品倉儲實施的土地,將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%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。
不只是企業受益,5月1日起,我國取消包括抗癌藥在內的28項藥品進口關稅,這里省的可是救命錢!
除了“五一”,今年的7月1日也是減稅的大日子,7月1日起,降低1449個稅目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,平均稅率由15.7%降低為6.9%,平均降稅幅度46%。
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鐘子期,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%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。
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減按50%計入科技人員當月“工資,薪金所得”依法納入個人所得稅,同時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購置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。
還有你我關注的,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。
6月19日,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,全國人大常務會審議,擬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至每月5000元(每年6萬元),并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,繼續教育支出,大病醫療支出,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。